當前,我國畜牧業整體發展良好,而養殖的規?;s化對疫病防控提出新需求,寵物市場快速增長,新版獸藥GMP帶來行業格局重塑,為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嚴峻的挑戰。3月16-17日,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共謀生物制品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學術論壇在云南騰沖隆重召開。大會旨在探討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和舉措,以適應養殖業的發展新需求,推動獸用生物制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大會圍繞動物疫病流行趨勢、基因工程疫苗研究進展、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工藝、創新型診斷試劑研制、獸用生物制品評審技術要求等內容進行技術研討和交流。
會議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主辦,華派生物工程集團旗下華宇生物科技(騰沖)有限公司承辦。會議立足于往屆論壇的舉辦經驗,創新思路和舉措,經過精心籌備,呈獻10個特邀專家主題報告和10個青年學者主題報告。大會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模式,交流分享領域內新進展、新成果,謀劃行業發展新方向、新戰略?;顒游藖碜匀珖鞯氐闹麑<液推髽I代表等400余嘉賓到場參與,線上瀏覽量超20萬人次,學術氛圍濃厚。
需求推動,成就千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
會上,保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云怡,云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周開聯,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楊漢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理事長蔣桃珍分別為大會致開幕詞。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秘書長李俊平擔任會議主持人。張云怡指出,保山市歷來是防止境外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傳入內地的第一道防線。近年來,以華宇生物等為代表的獸用生物制品龍頭企業相繼落戶,為保山市畜牧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未來,保山市也將持續抓好重大動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奮力推動保山市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周開聯強調,近年來,云南省獸用生物制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產業發展前景可期。依托豐富多樣的資源稟賦,云南省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穩步擴大,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政策環境日益優化,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全省生物醫藥產業營業收入從2015年的1241.91億元增加到2020年的2521.45億元,成為云南省千億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楊漢春指出,業內下一步可在生物制品行業的產品研發與創新,新技術應用以及未來生物制品發展方向等方面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蔣桃珍指出,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已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產值從10多億元上升至200億元,成功從規范發展階段邁向大發展階段。未來,希望我國生物制品行業能加大創新力度,緊跟科技進步腳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觀念提升,織牢獸醫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
獸用生物制品是畜牧業生產安全、公共衛生安全和動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和支撐。會上,中國農業科技國際交流協會理事長馮忠武、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藥政藥械處一級調研員馮梁、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生藥評審處處長曲鴻飛,從政策層面,圍繞獸用生物制品領域生物安全管理、行業發展現狀以及獸用生物制品注冊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分享。馮忠武指出,獸醫公共安全既涉及動物健康,也關系到人類健康,因而在整個國家公共衛生安全和生物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畜牧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但動物疫情給畜牧業生產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潛在危害依然存在,因而,加強獸醫公共安全將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關鍵作用。馮梁表示,我國獸用生物制品行業管理法規標準體系的日臻完善,獸用生物制品產業呈現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在產業規模、品種結構合理性、銷售規模、進出口總規模、產業鏈健全、產業創新投入、研發和生產熱度、獸藥合格率等各個方面都呈現較好勢態。新版GMP的修訂發布對標國際先進,緊貼我國實際,堅實有序地實施將對加強我國獸藥生產治理,提升行業生產水平打下堅實基礎。曲鴻飛從獸用生物制品研發和注冊技術要求進行了梳理,細致解析了獸藥技術評審工作程序和機制,并表示希望生物制品行業能夠做到完整規范真實可靠,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參會人員對我國獸用生物制品政策調整和熱點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疫病復雜,科學防控需技術賦能
疫病復雜、防控壓力升級已成為當前畜牧業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會上,專家們分別就豬藍耳病、豬腹瀉病、口蹄疫等國內常見疫病流行現狀、防控難題與策略進行了分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楊漢春介紹,目前國內藍耳病的流行總體平穩,呈現散發和地方性流行,流行強度與傳播有所降低。但由于藍耳病毒的演化、重組與毒株多樣性,藍耳病依然對我國養豬生產造成巨大影響。PRRSV減毒活疫苗存在返強現象,因此種豬場PRRS的凈化是大勢所趨。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獸醫研究所二級研究員何孔旺指出,仔豬腹瀉對養殖業的影響仍然巨大。據不完全統計,全球仔豬腹瀉平均發病率能達到46%以上,接種疫苗依舊是預防傳染病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多聯多價疫苗、黏膜疫苗等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另外,基因改造疫苗、mRNA疫苗的發展潛力也較大。華宇生物科技(騰沖)有限公司質量技術總監杜平認為,口蹄疫是目前國際公認的對畜牧業危害最大的動物傳染病,他分享了華宇生物科技(騰沖)有限公司口蹄疫病毒的研發與成果,表示下一步公司將堅持以"專注動物保健,促進人類健康"為己任,致力于生物醫藥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助推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曉鈞指出,近年來,馬的集約化養殖取得了蓬勃發展,但與此同時,馬病防控壓力也進一步加大,他就馬鼻疽、馬流感等主要馬傳染病的危害進行了闡述,指出當前馬各類疾病呈現出廣泛分布,區域流行,局部散發、偶發的流行現狀。
賽道火熱,寵物醫療關注度持續提升
受政策支持、經濟驅動以及養寵理念改變等多重因素影響,寵物醫療行業取得了飛速發展。此次學術論壇特邀請了寵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行業相關的前沿研究進展。中國輸血協會血液制品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章金剛闡述了不同寵物蛋白類藥物制品研發主要涉及的技術難度、成本效益、重組替代等方面問題。他認為藥物的研發,科學理論基礎是前提,研發人員應該是研發產品行業內最為權威的專家,需要具備深度學習和團隊合作精神,而這也正是研發人員的價值所在。碩騰(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戰略產品注冊負責人史蘭廣闡述了化藥、單抗、疫苗方面的研究現狀和特點,系統地分享了碩騰寵物相關產品的研發概況,通過對寵物治療案例的展示,表明了單抗療法應用和優勢。云南農業大學教授肖嘯介紹,2023年寵物醫療營業額已達到675億元,當前很多養寵物的家庭生物安全意識薄弱,這導致寵物疾病也日益增多。他總結了寵物疾病流行特點,展望寵物疾病治療技術發展趨勢,針對寵物用藥研發現狀和急需解決的難點,他呼吁加大力度解決寵物疫苗研發生產,積極鼓勵寵物藥品研發。
榮譽加持,青年報告多元化引領科技
本次會議中,除了以上10名國內知名專家對生物制品行業進行精彩講解之外,10位青年學者也各自圍繞噬菌體研究、純化工藝研究、檢測技術研究、佐劑研究以及新型疫苗創制等領域貢獻了自己對行業的思考和研究成果。會議召開期間,大會主辦方也為這10位青年學者頒發了優秀論文榮譽證書。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李錦銓分享《噬菌體研究近況和挑戰》;漢邦科技榮譽顧問、層析工藝專家吳文哲分享《純化工藝在獸用疫苗領域的應用》;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王倩博士分享《阻斷法ELISA在藍耳病臨床檢測診斷中的應用》;申聯生物醫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蘭州分公司質量控制部經理張巖分享《QbD指導下的高效滅活疫苗生產工藝實踐》;諾華生物科技(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粱健鵬分享《細胞發酵法生產新型抗病毒疫苗——病毒樣顆粒(VLPs)疫苗》;蘇州世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董彥鵬分享《豬乙型腦炎(基因I型+基因III型)亞單位疫苗研制》;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助理研究員朱真分享《羊口瘡病毒cbp/gif/121三基因缺失株的構建及其免疫效果評價》;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鄧金分享《PEDV感染與復制所需細胞因子的篩選與鑒定》;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生院計算機科學專家季奕分享《人工智能技術在禽胚蛋生產中的應用現狀和前景》;成都依思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鄒智坤分享《佐劑的現狀及其應用前景》。
以學術為墨,填涂芳瀚;以實踐為舟,劈波斬浪!3月17日,伴隨著20場報告的精彩呈現,"2023年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生物制品學分會學術論壇"落下帷幕。蔣桃珍理事長做閉幕式總結,她表示,歷時2天時間,20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從獸用生物制品政策解讀、產業分析,到動物疫病流行與防控解析,熱烈探討了獸用生物制品行業內熱點問題。本次會議內容豐富,分享聚焦,涉及動物疫病流行特點和技術研究進展、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現狀和前景、微生物免疫與致病分子機制等領域,促進各領域學術經驗之間的交叉融合,將為推動畜牧業綠色循環發展,推動形成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調控有效的現代畜牧產業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